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现代故事
 豁达与宽松 19(比尔盖茨) 
                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

比尔·盖茨曾说过:“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没有宽容心,你仍然会遭受内心的痛苦。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
  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豁达是一种宽容。恢宏大度,胸无芥蒂,肚大能容,吐纳百川。飞短流长怎么样,黑云压城又怎么样?心中自有一束不灭的阳光。以风清月明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待一切,待到廓清云雾,必定是柳暗花明。
  豁达是一种开朗。豁达的人,心大,心宽。悲愁和痛苦都在嬉笑怒骂、大喊大叫中撕个粉碎。
  豁达的人,必是一个敢作也敢为的汉子,那种佝偻着腰杆,委曲求全的君子,绝不是自家兄弟。当然,豁达不是李逵式的自我流露,豁达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说到底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豁达是一种自信,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剩下的就是一具皮囊。自信就是力量,自信给人智勇,自信可以使人消除烦恼,自信可以使人摆脱困境。有了自信,就充满了光明。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般说来,豁达开朗之人比较宽容,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致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轻易把自2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但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有时候,往往是豁达产生宽容,宽容导致自由。因此,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在心理方面,每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
一个人只有豁达、开朗、宽容才能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承认他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也就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为集体所接纳,就能与别人互相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才会协调,才能与集体成员融为一体。合群的人,常常能够与朋友共享快乐,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情感;即使在单独一人时也能安然处之,无孤独之感。因为这种具有积极情感的人会感受到自2存在的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能力、个性、情感、长处和不足做出恰当和客观的评价,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做人的原则,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并不回避和否认自己的缺陷,尽量用自己的乐观情绪去感染别人,赢得大家的喜爱和认同。
 我们常听人说:“我恨死别人了。”这种憎恨心理对其自身的不良情绪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他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这种失望、莫名烦躁,使他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扰得他心神不宁。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言语上贬低别人,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而且,今天记恨这个,明天记恨那个,结果朋友越来越少,对立面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成为“孤家寡人”。这样一来,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社会支持则不断减少,以致情绪一落千丈之后便一蹶不振。
  当然,豁达并非等于无限度地容忍别人,开朗并不等于对已构成危害的犯罪行为加以接受或姑息。但对于个人而言,豁达往往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在心理上也会减少仇恨和不健康的情感;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宽容开朗,无疑是创造一种和谐气氛的调节剂。因此,豁达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同时也是一个人完善个性的体现。

用赞扬代替批评

  在《孩子,我并不完美,我只是真实的我》这本书里,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许多年前,一个十岁的男孩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师却泄了他的气。老师说:“你不能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但是他妈妈——一位穷苦的农妇——用手搂着他并称赞他说,她知道他能唱,她认为他有些进步了,她节省下每一分钱,好让他去上音乐课。这位母亲的话,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他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剧演唱家。
  用赞扬来代替批评,是斯金纳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以动物和人的实验来证实,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不好的事会减少。
  我们都渴望被赏识和认同,而且会不计一切去得到它。但没有人会要阿谀这种不诚恳的东西。
  谈到改变人。比尔·盖茨说:假如你愿意激励一个人来了解他所拥有的内在宝藏,那我们所能做的就不只是改变人了,我们能彻底地改造他。
  夸张吗?听听威廉·詹姆斯睿智的观点吧!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有名、最杰出的心理学家:“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但往往习惯性地未能运用它。”
  在这些习惯性地未能运用的能力之中,有一种你肯定没有发挥出来,那就是赞美别人、鼓励别人、激励人们发挥潜能的能力。
  比尔·盖茨说:“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要想成为有效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学会高声赞扬下属。”
  赞美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赞扬每一次的进步。要诚恳地认同和慷慨地赞美。
  主动适应对方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所接触的人中,必然会有与自己合得来和合不来两种类型的人。若是在学生时代,可以避免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交往,但是在企业里,绝不能那样做。与上司、同事相处,如果自己不能积极主动地努力适应对方的性格特点,工作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比尔·盖茨认为,在人际关系上经常出问题的人中,多数人都是放弃了这样的努力:没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别人的性格特点。自己不做出让步,去努力适应别人,却一味地批评别人“那个人有缺点……” “这个人令人讨厌……”这样就不可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得来的人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谁都能做到。可是,如果是性格合不来的或自己讨厌的,也应该努力适应他们,并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才可以说是一个出色成功的“外交家”。
  无论是一个怎样小型的企业,都有它为维持经营而制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里的每个职员都必须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因为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公司的奋斗目标的。因此,如果所有成员不能默契合作而无法实现每月每年的目标,那这个企业也就不会存在,更不会发展了。而企业里的全体成员能否默契合作是由人际关系决定的。
  比尔·盖茨强调,性格合得来也好,合不来也好,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必须齐心协力工作,这是企业生存的必需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认清对方的特点,然后采取适宜的交往法则。比如,对于心思比较细,重视礼节的人,若采取无所顾忌的粗鲁的方法,那你们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相反,对于不拘小节的人,过于小心谨慎地应对,对方会很厌烦,自然也不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要想使自己轻松愉快地工作,那就一定要努力适应别人,采取与之相应的交往法则。
  为了与自己性格合不来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平时多用心、多留神是非常必要的。在掌握了人际关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改变一下自己的观点、看法。做这些努力对彼此之间关系的好转大有作用。比尔·盖茨列举了几种不损害 人际关系的秘诀。  
  (1)要知道“棘手”和“讨厌”是不同的。当觉得对 方不好应付、很棘手时,不要让这个阶段迅速发展成个人 感情的好恶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发展到讨厌 的阶段,要想变为喜欢是相当难的。  
  即使认为是性格不合的类型,也不能陷入到讨厌对方 的情感之中去。只有停留在只是觉得对方很难与之相处, 有些棘手的阶段,才可能冷静地和对方相处。
  (2)要与合不来的人多沟通、多交流。无论是谁,都是从觉得与对方合不来的一瞬间开始,进而不知不觉回避与对方交往的。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永远也得不到好转。越是觉得与对方合不来,就越需要增加与对方交流沟通的次数,越需要主动了解对方。这样做是为了增进彼此了解。掌握了对方的性格与个性,才能得以消除误会和偏见,进而才会相互信任和理解,达到消除隔阂的目的。
另外,不能从对方的言语表面或者对方的表情、态度、动作等非语言的部分妄加推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人不善于表达情感,属于情感内藏型。通过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其有诸多误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很可能因而得以好转。
总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动与别人多接触、多沟通。让对方有一个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大秘诀。
(3)改变着眼点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有很多人在心里认为:“好极了!”“真棒!”“真漂亮!”但不善于说出口,也许是认为“即使不说,他也能领会吧”。但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说别人就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无论你在心里怎么想,只要没用言语表达出来, 自己的心情就永远也不会传达给对方。
  因为并不是阿谀奉承的话,而是发自内心的要赞扬对方,所以应该真诚地说出来,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情。发自内心的赞扬是思想、感情交流的基本。
  (4)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对的。也许有些人不能很好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相反却总看到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这样的人即使勉强说一些赞扬别人的话,也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高兴。如果你也有这种倾向,那你一定要试着改变自己的视点。
  在这里我们要提示一点,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对的。比如,过于神经质而斤斤计较的人,换一种角度也可以说是能够注意到细小的地方而比较细心的人;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人,换一种角度也可以说是不拘小节而心胸宽广的人。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对的,随着着眼点的不同,缺点可以变成优点。
  一开始就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在与对方的交往中自然会看到对方的优点。可是,自己觉得有些不好应付的人,就容易看到他的缺点。这都是受了自己看法和观点的影响。自己如果能冷静地看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优点。总之,最重要的是要试着改变自己的视点和着眼点。

避免伤害

比尔·盖茨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下面是会计师马歇尔·格兰格关于开除员工的观点和处理方式。  
  开除员工并不是很有趣,被开除更是没趣。我们的工作是季节性的,因此在三月份,我们必须让许多人离开。
  “没有人乐于动斧头,这已成了我们这一行业的格言。因此,我们演变成一种习俗,尽可能快点把这件事处理掉。通常是依照下列方式进行:‘请坐,史密斯先生,这一季已经过去了,我们似乎再也没有更多的工作交给你处理。当然,你也明白,你只是受雇在最忙的季节里帮忙而已’。”
  这些话给他们带来失望以及“受遗弃”的感觉。他们之中的多数人一生从事会计工作,对于这么快就抛弃他们的公司,当然不会怀有特别的爱心。
  “我最近决定以稍微圆滑和体谅的方式,来遣散我们公司的多余人员。因此,我在仔细考虑他们每人在冬天里的工作表现之后,一一把他们叫进来。我是这样对他们说的:史密斯先生,你的工作表现很好。那次我们派你到纽华克去,真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你遭遇了一些困难,但处理得很妥当,我们希望你知道,公司很以你为荣。你对这一行业很精通——不管你到哪里工作,都会有很光明远大的
前途。公司对你有信心,支持你,我们希望你不要忘记!’结果呢?尽管他们离开了公司,但对于自己被解雇的感觉轻多了,他们不会觉得‘受遗弃’。他们知道,如果我们有工作给他们的话,我们会把他们留下来。只要我们需要,他们还会来投靠我们。”
  在我们日常事务中,谦卑和赞扬对对方的帮助是巨大的,如果运用得当,它们在做人处世中将可制造真正的奇迹。
  一个人即使尚未改正他的错误,但只要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能帮助另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比尔·盖茨认为要改变一个人又不致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就要遵守这样的规则:在批评他人之前,先改变你自己的错误。
  比尔·盖茨指出,用“建议”而不用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
  比尔·盖茨提醒人们注意,由粗鲁的长者所引起的愤怒可能会持续更久,即使他纠正的是个很明显的错误,也会如此。
  我们在生活中都是顾及自己的脸面的。因此,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表示一种宽容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的面子。
  比尔·盖茨认为,假使我们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我们也会因让别人丢脸而伤害了他的自尊。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写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自己如何,伤害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给人一个超乎事实的美名,就像用《灰姑娘》故事里的仙棒,点在他身上,这将会使他从头至尾焕然一新。
  假如一个好工人变成了一个粗制滥造的工人,你会怎么做?你解雇他,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可以责骂那个工人,但这通常只会引起怨怒。
  比尔·盖茨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总结道:“假如你要在领导方法上超越自我,希望改变其他人的态度和举止时,请记住这条规则:给他人一个美名,让他为此而奋斗努力。”
  我们通常都希望别人能遵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工作。但是,要让他乐意照着你的意愿去做,你就必须让他明白,他对你有多么重要,这样,他便会觉得这件事对他也有多么重要。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他知道一位先生,经常拒绝来自朋友、请求者的演说邀请,但他做得很有技巧,使被拒的人感到满意。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仅仅是告诉人家他很忙,或是很这个很那个,而是在谢谢人家的邀请和因无法接受而感到抱歉之后,还推荐一位代替者。换句话说,他不让别人有时间去考虑受到拒绝的不快,他立刻把这个人的思想导向那位能去演讲的人。
  这样做也许有人会认为幼稚,而且这也是人们批评拿破仑的话。当他定制了荣誉勋章,颁发了一万五千枚给他的部下,又把十八个将军升为“法国元帅”,以及称他的军队为“无敌陆军”的时候,有人批评拿破仑用“玩具”捉弄摆布饱受战争洗礼的老兵,而拿破仑答道:“人就是被玩具所统领的。”
  这个“赋予名号头衔”的政策,能为拿破仑所用,当然也能为你所用。
  比尔·盖茨告诫说,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把下列大纲记在心中。
  (1)要诚恳,别答应你无法兑现的事,忘掉自己的利益,专心为别人的利益着想。
  (2)要确切地知道你希望别人做什么。
  (3)替别人设想。问你自己,别人真正要的是什么。
  (4)估量一下别人若照我的建议去做,利益何在。
  (5)把这些利益与他的需要配合一下。
  (6)当你提出你的要求时,要让别人感觉,他将会因此而获益。假如你以为你运用这些方法时所得到的结果都是愉快的,那可就太无知了。但大多数人的经验显示,你若用这个方式,比你不用这些原则,更能改变人的态度。假如你只增加百分之十的成功,那你就比原来增多百分之十的领导效率——这就是你的利益。
  批评所引起的愤恨,常常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和情绪,而所指责的状况仍然没有获得改善。
  你是否想劝某人改掉一些坏习惯呢?比尔·盖茨认为这很好,他非常赞成。但为何不从你自己开始呢?从一个纯粹自私舶观点来说,这比有意改进别人获益更多,而且所冒的风险也不高。

学会宽容

  做有包容心的人,需要胸襟开阔。胸襟是否开阔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重要标准。胸襟狭小的人,只能看到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胸襟开阔的人,往往眼光高远,不计小利,以大局为重。
  一个人的胸襟如果足够开阔,那么他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做人原则,一定是很有特点的。做人,就应该养成这种良好习惯。
  有积极心态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一些小事情上。小事情会使人偏离自己本来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事项。如果一个人对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情做出反应——小题大作的反应——这种偏离就产生了。以下这些小事情的荒谬反应值得参考。
  1654年的瑞典与波兰之战仅仅是因为在一份官方文书中,瑞典国王的附加头衔比波兰国王少了一个。一个小男孩向格鲁伊斯公爵扔鹅卵石,于是导致瓦西大屠杀和30年战争。有人不小心把一个玻璃杯里的水溅在托莱侯爵的头上,于是就导致了英法大战。
  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引发一场战争,但我们可能会因小事而使周围的人不愉快。因此说,一个人为多大的事发怒,也就说明了他的胸襟是否开阔。
  比尔·盖茨认为,一个能够开创一番事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有开阔的胸怀,只有养成了坦然面对、包容一些人和事的习惯,才会在将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
  其次,有很多人因为性格孤僻或者没有吸引他人的能力,而导致无缘享受友谊之乐,以致丧失了许多单纯的生命之欢愉,成为孤独、不合群的人,他们曾经发出强烈的呼声:“唉!我真希望,我能吸引一些朋友;我真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为人所乐于接受的人啊!”但是他们不知道要实现这种愿望——结交朋友——其道非难;不过实现之道,惟在于自己的包容心,而单纯地求助于他人是行不通的。
  一个只肯为自己打算盘的人,到处受人鄙弃。其实,你可以将自己化作一块磁石,来吸引你所愿意吸引的任何人物到你的身旁——只要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出博爱与善意的精神,以及乐于助人、愿意帮忙的态度。
  大家都喜欢胸怀宽大的人。假使你打算多交些朋友,首先要宽宏大量。应该常去说别人的好话,常去注意别人的好处,不要把别人的坏处放在心上。
  如果常常对别人吹毛求疵;对于别人行为上的失误,常常冷嘲热讽——你该留意,这样的人大多是危险的人物,这样的人往往不太可靠。
具有宽大心胸的人,看出他人的好处比看出他人的处更快。反之,心胸狭隘的人,目光所及都是过失、缺陷甚至罪恶。轻视与嫉妒他人的人,心胸是狭隘的、不健全的。这种人从来不会看到或承认别人的好处。而胸襟开阔的人,即使憎恨他人时也会竭力发现对方的长处,并由此来包容对方。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