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破桶与鲜花 印度乡村有一个挑水工,每天早晨都要去很远的河边给主人家挑水; 他有两只水桶,一只是好的,一只裂了一条缝。因此,每当他从河边打 了满满两桶水,走到主人家,好桶里面水还是满满的;而破桶里的水只 剩下半桶。天长日久,破桶越来越感到内疚。 有一天,当挑水工再次为它盛满水时,它实在忍不住,对挑水工说: “我太对不起你了,每次当你把我挑回家,我只剩下半桶水,你的劳动得 不到报偿。你把我扔了吧!”挑水工听完,平静地对它说:“在回家的路 上,请你看看路边的风景。” 在回家的路上,破桶看到路边盛开着很多美丽的花——在初升的阳 光照耀下,它们都显得充满生机。破桶的心情稍稍好了些。 快到家时,挑水工对它说: “你注意到路边的鲜花没有?它们多 美呀!” “看到了。”破桶说。 “那你注意到只有在小路你那一侧才长满鲜花了吗?我在小路你那 一侧撒了一些花种,每天你都会浇灌它们。这样,主人便能每天看到美 丽的鲜花。” 3L青蛙和蜥蜴 青蛙在捕食时,目不斜视,四平八稳,呆若木鸡。直到一只智商零 蛋的蚊子或小虫飞到它的嘴边,它才“唿”地伸出舌头,粘住飞虫吃下 去,之后,它又开始那目不斜视的等待——青蛙是“等饭吃”。 蜥蜴则非常不同,当你每天走在老式办公楼、私人住宅区或蓄水池 边,都可以看到它们奔忙的身影。每天它们四处游荡,搜寻猎物。一旦 发现目标,它们就会狂奔猛追,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吃到口为止。吃到 后,它们略事休息,喝口水,又整装待发。看到蜥蜴跑得气喘吁吁—— 它是在“找饭吃”。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伊索寓言》,青蛙和蜥蜴,正代表了两种处世的 态度。 比喻中青蛙是有可能吃饱的,不过它的成功对外在因素的依赖性很 高。蚊子多的时候,它站在那里就能吃得大腹便便。一旦池塘干了,青 蛙消失了,但蜥蜴还依然活跃在池塘边。 32.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 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 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 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 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 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 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33.聪明的男孩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 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 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 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 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 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34.听的艺术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 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 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 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 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 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 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 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 要回来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