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佛学智慧
 禅的公案 8 
  公案,系禅宗依佛陀的教化为机缘,提起越格的言语或动作,而表现出因缘条件
下的创意,发明生死事理所涵蕴的垂示,接引禅行者以判定迷悟或真伪;同时,亦可
以凭恃其创意而导引心路,开发思绪,击裂情识,于相义或法境中理出是非;就像是
二祖的安心,三祖的忏罪,南岳的磨砖,青原的垂足,以及棒喝、叉腰、竖指等千七
机缘荟萃,无不是八字蔽开、两手分付的陈腐仫椤!
  何以说是机缘荟萃,而又贬为陈腐?只因禅的传统,讲求“不立文字”,不落局
限,以活泼自在为前提;当然,其内在精神,是完全的庄严,绝对的真实。
  兹为与其过多的阐述,不如简要的例举,以便一目了然,资助疑之情起,思之审
益,悟之机宜,而达饶益功德,接引同嗜者。

  1.百丈野狐
  百丈和尚每参次,有一老人常随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驻足不退。
  师问:“面前立者何人?”
  老人:“某甲非人,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
果也无?某甲对曰:不落因果;于是,生堕五百年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下一转语,以
解脱野狐身。遂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云:“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作礼祈求:
  “某甲已脱野狐身,往此山后,敢请和尚,依亡僧事例葬之?”
  师首肯,令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时大众言议:住众皆安,涅软堂又无人
病,何故如是?食后,师领众至后山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荼毗。
  后来,无门禅师云:

  “不落因果,为甚堕野狐?不昧因果,
  为甚脱野狐?若向者里着得一只眼,便知
  晓百丈一句,赢得风流五百年!”

  这段公案,原在“落、昧”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事实上,大修行的
人,虽具断见截流的抖擞精神,但不可以违逆佛陀之法的因果律。自古禅家,标榜禅
通三藏之精神,维护破偏乱,立正道的佛学系,纵然洒脱自在的禅法,亦不可越三藏
的要旨和谛义;因此,稍解教乘理谛的禅行者,根人尘触,一拨便知;昧之得脱,落
之遭殃,真修行的人,顶门具眼,鼻孔朝天,抓住也得,承当也得;衲衣下,袖里有
清风明月,却也少不了妙谋乾坤!
故云:天童张牙舞爪,万松尾骨弥露,怎也不会迷却落昧,在野狐群中讨活计!

2.俱胝竖指
  俱胝和尚凡有人诘问时,总是竖起一指作答;一日,身边侍童,因外人探询:
  “和尚说何法要?”
  侍童效和尚模样,亦竖一指;俱胝闻知,以刃断其指,侍童负痛,号哭离去;俱
胝召唤,侍童回首,俱胝竖指示意,侍童忽然领悟。
  俱胝和尚后于舍报时,集众曰:
  “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言讫示灭。
  (注:天龙系禅师名)
  对此公案,无门禅师有颂云:

  俱胝钝置老天龙  利刃单提勘小童
  巨灵抬手无多子  分破华山千万重

  这竖指之作,无异于古德指月,其标在指,其鹄在月,认指作月,其指也罪;因
指得月,功不在指。因此,宗下认“指”,视为贻毒,俱胝耗去无数岁月,于指头上
封闭了身口意的行法;如今,侍童指上玩火,怎不痛心?自然不愿侍童受害,故而以
釜底抽薪之法,毅然永绝染着的后患;可谓有若庸碌者忙于工作,忽然有人提出“吃
饭了吗”,被问的人,总免不了“哦!”的一声,即是相应与否的道理。
  笔者为此,作了如下的颂语:

  高山原山高  深水非水低
  亲娘是儿媳  儿媳认亲娘

  会也未?公案私了!

  3.南泉斩猫
  南泉和尚于禅期中,因东西堂争猫,泉乃提起猫说:
   “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泉师遂斩之。
  至晚,赵州谂禅师从外归来,泉复举其
  事;州闻言,脱履安头而出,泉乃云:
  “子若在,救得猫儿!”
  无门禅师有颂云:

  赵州若在 倒行此令
  夺却刀子  南泉活命

  此则公案,不论佛门清净,不说和尚慈悲,但见南泉口伐于前,杀之于后,息了
争斗无聊,毕竟功德效益何在?首先要问:

  “东西两堂,何来如许闲暇?”
  “堂中可是太多老鼠为患?”

  或者:

  “堂中大众,悉皆大事已办?”

  难怪赵州谂老草履着顶,南泉愿老倒行杀令;这一招剑刃游步.,铲头透光,应
该褒贬双挂,锅底腻糊,拾起了“锋、亮”的消息!尤其是辄当午夜梦回、心念犹悸
之时,当可于雪封冰冻的处境,开辟出一条有天可顶、有地可立的路子来!
  行者!会与不会,无关宏旨,要紧的是抬眼观行色,闭目辨是非;而衷心中却不
染不着,依法义而为造作的准则,以生死为道业的依皈;方不辜负南泉的悲愿,赵州
的慈心,以及舍俗背亲,承受四事供养的真正了了之身!

  4.不是风幡
  惠能至广州法性寺,时有风吹幡动,两僧相互争论:
  “风动!”
  “幡动!”
  惠能进言,谓: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众闻言,悉皆骇然。

  无门禅师为此公案,曾着言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甚处见祖师?若向者里见得亲切,方知二僧买铁得金;祖
师忍俊,不禁一场漏逗。”

  并有颂句:曰:

  风幡心动 一状领过
  只知开口 不觉话堕

  然而,笔者难耐沉寂,欲问:知风知幡,不免心动;倘若无风无幡,心念不动,
心念何处去了?就像是风起铃鸣,情识了然,不免依凭因缘法义;而楞严境界,却谓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透露真常,相应“开口不得”的禅范。因此,这个“动”的
世界,如果没有风,没有幡,没有心,宇寰一片空白;有谁刻意寻觅风踪幡迹?即
以“心动”而言,众所周知,<金刚经)中有“三心不可得”的意旨,惠能大师更依
一句“应无所住”而打破尘封,识得自性;了然如如佛陀,非心非物;是故当知,
禅法之要,对的亲切,先莫庆快,设或相左,但住一切处着眼;千万莫在“一归何
处”的心识中绕圆圈!

  5.兜率三关
  兜率悦和尚,说三关问学者,谓“拔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
什么处?
  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时,作么生脱?
  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什么去?”

  无门禅师为此,曾有颂句,曰:

  一念普关无量劫  无量劫事即如今
  如今觑破一个念 觑破如今觑底人

  一念恒沙,恒沙一念,犹若须弥芥子,相互之间,不以形相以定大小,容纳与
否,在所蕴的内含;其间没有层次,没有量距,更没有拟议的余地。因此,宗下的
旨趣,语言外,别有天地,见闻中,各具深浅;故说见自性,自性何来,脱生死,
本来寂灭;所谓从来处之来,往去处之处,设关立卡,为的是哈?!
  当然,兜率三关,非比寻常,若想随处作主,必须透破牢笼;人生道上,原本
已经太多阻障,须要竭力排除,修行路上,更多坎坷,如何能够心无旁骛,不为阴
谋所陷,不为花巧相状迷失自己,跌进欲拔不能的地步;因此,贪那金碧辉煌,必
定消磨心志;耽于逍遥自在,必定诳妄无羁;故而刀笔戮纸,黑白分明;见也得,
脱也得,倘若舍了四大五蕴,不具六根八识,试问:“我居何处?”如果,半空中
悬串明珠,不问如何挂住,却一味地思虑撷取之道;您说,是处何在?!

  6.坐久成劳

  有僧问香林和尚: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香林眼不睁,跏跌坐上应道:
  “坐久成劳!”

  雪窦垂示云:

  “坐久成劳,若恁么会得,左转右转随后来也!”
  不求甚解,犹如江水东流;大白天,树底拥云寻梦;驻足水畔,捏不碎片云;沉
醉梦乡,只能捕风捉影!有所情寄么?付映象不显波光,语情怀,西东方位有别!
  一把枯树,一堆木屑,人火,天火,均可燃烧起来;然而,若无火种,怎得炎焰
冲天?是以,薪传以“灯”为标的;来路分明,明朝有望。承上以来,莫问眼前热
闹,可知安身立命地方?  
  众所周知,海底火山冒烟,有能耐破水而喷,看万里睛空时节,那天际的云堆山
河大地,能否寻根究底?清早旭日东升,可知日昨夕阳西坠?莫以为只是自然景象,当
识取多变人生,任如何?总也少不了有其根源,具足史实;凭空的见闻知觉,悉皆是点
滴成渠的污染物;因此,自我意识,往往是表现“否定”的力源,没有接受,何来知
识?当然,接受的本身,即已完成了可塑性。
  然而,确定了根源,如何认识坐久成劳?惠能大师于《坛经》中曾说:
  “但无妄想,性自清净。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
法,名为自缚。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

  由此可见,坐是行功,非久长而有其利;即以达摩之少林面壁,只为待机而已;
于西来本旨,可谓毫无交涉。同时,也说明,“禅”非面壁之法,久了,将徒耗岁
月,于己于人,一无是处!
  好啦!公案繁琐,点到为止,就此打住。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