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儒学故事
 孔子的弟子  
卫国宰相孔叔圉死后,他的儿子悝即位,不过实权却握在悝的母亲伯姬手里。伯姬是卫君出公的伯母,她打算让逃亡在国外的弟弟(即出公的父亲)复位,所以暗图阴谋,企图把出公赶出去。
  于是,卫国国内充满了不安的气氛,风云日亟,随时都有发生政变的可能。
  有一天,有个孔家的要臣急急忙忙跑到子路的家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说:“刚才出公的父亲由国外潜回我国,和伯姬联合起来威胁孔悝老爷,要孔悝老爷拥戴他复位,这事使老爷左右为难。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老爷?目前的情况很紧急,我想先护卫出公离开这里,以后的事请你想想办法,好吗?”
  说完,这人就匆匆地离开子路的家,保护出公逃出鲁国。子路听到孔悝遇到麻烦,自然不能袖手不管,于是急忙地赶到孔悝家来了。
  正要走进孔家的门口时,看到子羔由里面出来。子羔也是孔子的弟子,是子路介绍他来卫国做大夫的。子羔看到子路,就说:“内门已经关了。”
  “关了,我也要进去看看。”
  子路继续前进。子羔却说“看也没有用,里面乱哄哄的,不要惹麻烦上身。”
  子路听了很生气,大声责骂子羔说:“你也是孔家的一份子,为什么见到主人遇难而不救,只顾自己逃出去呢?”
  子羔说道“现在还是保护自身的安全要紧,我劝你不要闯进去的好。”说完,拉住子路的袖子,不让子路走进门去。
  子路不理子羔的话,推开子羔,便冲了进去。
  走到内门口一看,果然门关上了,并且还由里面上了闩。子路连敲带推,怎么也推不开。  
  站在那儿等了一会儿,门突然开了,有一个人从里面走了出来,子路就利用这个机会,很敏捷地溜了进去。进去一看,大厅里挤满了人,台上站着的是出公的父亲和孔悝,另外还有几个剑客。
  出公的父亲和伯姬威胁孔悝向大家发表拥戴新王的宣言,孔悝很不愿意,但为时势所迫,又不能拒绝,实在是进退两难。
  子路由群众后面大声叫道:“抓住了孔悝老爷也是没有用的,赶快把他放开!就是杀了他, 还有我们这些正义的人在哩!”
  群众一阵骚动,转过头来一看是子路,大家心里暗喜。
  子路向群众叫道:“那个阴谋篡夺出公君位的家伙,是个胆小鬼,从下面放火把台子烧了,一定会把孔悝老爷救出的。大家赶快放火吧!”
  恰好是黄昏时分,庭院里正在生火,子路指着火,叫个不停。
  这时,由台上跳下来两个剑客,他们是受伞来杀害子路的。 两剑客嚷道:“你这老家伙,让你看个厉害。”一边叫喊着,一边拔剑,朝子路杀了过来。
  “好小子,来吧!”
  子路不示弱,也抽出剑来。
  双方交战了几十个回合,只因子路一个人对付两人,较为不利,而且,年事已高,体力不支,渐渐感到呼吸紧迫。
  群众的态度是很现实的,看到子路的情势不妙,立刻改变态度,不再给予子路加油鼓励了,甚至还有恶言恶语地谩骂或丢石头的。子路招架不住,逐渐显出败势。
  一会儿,剑客的剑尖砍断了子路帽子上的带子,帽子几乎要掉下来了,子路连忙用手把帽子扶好。就在这时候,对方乘其不备,杀了过来,一刀刺在子路的肩膀上。子路鲜血飞溅,倒在地上,但是,一只手还扶着帽子,不让他掉下来,并且还以最后的气力想把断了的帽缨结好。
  “君子正冠而死。”这是孔子的教训,子路在临终时,一直遵守着这句话。
  “看吧!君子是如何死的!”子路叫了一声后,才断了气。

  颜回德高

颜回字子渊,比孙子小38岁。他的个性和子路不同,好学不卷。如果说,子路是个有勇的人,那么,颜回可以说是个有德的人。他们两人相同的地方是,都很受孔子的喜爱,也都很贫穷。
  孔子曾赞赏子路说:
  “穿着粗布衣裳,和那些穿着锦绣衣服的人们相处;而不感到自卑的,只有子路了。”
  他曾赞许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是贤者,饮食和居住都很简朴,这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
的话,恐怕难以忍耐了,只有颜回能安于这种穷困的生活,仍旧过得快快乐乐的。颜回恭听孔子教训的时候,不像子路或子贡那样常常提出疑问,他只是静静地听。因为他总是不表示意见,恭敬地听而不发问,所以,有时孔子也怀疑颜回是否已经了解他的话。
  但事后,孔子察看颜回的一言一行,正是合乎其教示,而且还进一步地把所学的道理加以发挥。
  所以,孔子很喜爱颜回,对颜回的将来抱着很大的期望。孔子说:
  “我同颜回讲一天的话,颜回像个愚人似的,没有什么反应。不过,看他事后的言行,不但没有一样不合乎道,而且还能有更深刻的体会,才知道颜回不是愚人。”
  有一次,颜回和子路随同孔子坐着马车出门,孔子说:
  “你们两人,各把志愿说来听听。”
  子路说:“不论坐马车、穿轻裘,都愿意和朋友们共同享用。就是车、裘都因此而损
坏了,也不觉得遗憾。”颜回说:“不宣扬自己的善行,也不夸张自己的劳苦。”

  又有一次,孔子要身旁的颜回、子路、子贡三个人,说出他们对政治上的志愿。
  子路便说些勇猛的话;子贡也发挥了雄辩,说了一大套的话。
  颜回最后说道:“我愿意帮忙贤明的君主和德高望重的宰相,以礼和乐去教导人民,使他们不必用围墙和深壕去武装市镇;放弃刀枪,代以农具,使他们的羊群能很安心地放到野外去。
  促使每个家庭团结,避免妻离子散,为以后几千年消弭祸根。如果能做到这种地步,子路兄的勇猛和子贡兄的雄辩也就用不到了。”
  孔子对颜回的志愿,很表示欣赏。颜回不但道德修养高,就是理解力也强过一般人。
  孔子曾问子贡说:“在理解方面,你和颜回谁强?”
  子贡说:“我哪能跟颜回兄比,他能够闻一而知十,我仅是闻一知二罢了。”
  子贡这样说,当然是有些客气。但孔子照实地说:“说得很对。我也认为你不及他。”
  孔子很喜爱颜回,说过很多奖许的话。例如说:“能把所学的尽力去实践的,就是颜回。”又说:“我只看到他不断在求进步,不曾看过他放弃努力。”可惜的是,如此受孔子赞许的颜回,却在32岁时,先孔子而死去。这时,孔子正在周游列国。孔子知道了这个消息,悲伤之余,仰天叹道:“唉!天要亡我,天要亡我。”
  孔子原来觉得颜回是最适合传自己之道的好弟子,现在颜回不幸早死,对于失去这样好的传道人选,孔子怎能不感慨天要亡了他呢! 孔子悲恸颜回的死,连饭都吃不下。弟子们说:“老师,请您不要太悲恸吧!”
  孔子唏嘘:“不为他悲恸,还为谁悲恸呢?” 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后,哀公曾问道:
  “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有个名字叫颜回的最为好学,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失,可惜,不幸他早已死了。此外,再没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颜回死的时候,他的父亲颜路由鲁国赶来料理丧事。颜路小孔子6岁,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生前很孝顺父母,他的父亲颜路非常疼爱他, 颜路痛念爱子颜回在旅途中病死,想要厚葬他。
  但颜路这时很贫穷。虽然棺材是准备好了,却买不起棺材外面的套棺。颜路只好去求见孔子,说:“老师,我有个请求。”“什么事,你尽管说吧!”
  “老师能不能把您的座车赐给我?”“噢!我的车子吗?做什么用呢?”
  “我想把车子卖掉,用那笔钱给颜回买一个套棺。因为我现在很穷,实在买不起。”
  孔子很安详地看着颜路一会儿后,叹了一口气说:“颜路,我很同情你,天下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
  “谢谢老师。”颜路感谢孔子说出知心的话。
  但是,孔子接着又说:“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我的儿子鲤死的时候,也只有棺材而没有套棺。那时我正在周游各国,不能徒步旅行,所以,就没给鲤买套棺。
  “原来老师也是这样啊!我实在不应该向老师提出这种要求。”
  颜路想到孔子的儿子鲤死的时候,也没有用套棺,自己又处在同样情况下,
颜回也就不必非要不可了。于是很失望地退出去了。
  孔子望着颜路的背影,轻轻地自语道:
  “我也同他一样地喜爱颜回,我何尝不如此想呢?套棺有也罢,没有也罢,这不过是个形式罢了。”
  套棺的问题,就这样子过去了。另外有些弟子们想要集资厚葬颜回,把这意思报告了孔子。
  孔子不赞成地说: “丧葬的厚薄,要看自家的经济情形来处理,大可不必铺张。”
  但是,颜路爱子的心太过深切,仍希望厚葬,于是,弟子们也就隆重地葬了颜回。
  孔子知道这事后,很不高兴,责备弟子们说:“回在生前,视我如同父亲一样,在他死后,我却不能把他视同自己的儿子一样去埋葬。我儿鲤的丧葬合乎礼;回的丧葬,却不合乎礼。这不是我不对,是你们大家错了。”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