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智慧浪花 - 佛学故事
 《禅话心解》——《说究竟法》 
  《说究竟法》
  路人说:“老兄!你的蜡烛已经熄了。”
  盲者道:”是你心里的灯灭了,与我的蜡烛何干?”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起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多用纸糊的灯笼点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朋友。辞别时,天色已晚,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盲者谢绝说:“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朋友解释说:“但你如果不提灯笼的话,别人可能会撞到你。”
  于是盲者提着灯笼回家,但没多远,就被来人撞个正着。
  盲者骂道:“看你走道哪里去了?难道没看见我手里的灯笼,”
  路人说:“老兄!你的蜡烛已经熄了。”
  盲者道:“是你心里的灯灭了,与我的蜡烛何干?”
  这里,盲者就是比喻见到自己本性的人,一切都不假外物。他所提的灯,就是为了照亮众人心灵的启示。而那位路人,就如同你我,眼虽明,心却已然灭了。

《他已谢过了》
  晚上,七里禅师诵经时,有一强盗拿着利刃进来恐吓:“把钱拿来,否则就一刀了结你!”禅师头也不回,安然说道:“不要急,钱在那边抽屉里,自己去拿。”
  强盗搜刮一空,正待转身,七里禅师说道:“不要全都拿走,留些给我明天买花供佛。”强盗离开时,禅师又说:“收了人家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走吗?”后来,强盗因其它案子被捕,衙门审问他,知道他也偷过禅师的东西。衙门请禅师指认,禅师却说:“此人不是强盗,因为钱是我给他的,而他已向我谢过了。”
  强盗感动非常,刑满之后,专程前来皈依七里禅师,成为门下弟子。
  禅者度人,便是抓住你心中潜藏的善念,哪怕再微小,也不肯放过,只盼它能成为你的得救之道。

   《你无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蠢动含灵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无佛性?”
  “因你不是蠢动含灵。”
  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
  “因你不肯承担!”
  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慧朗听了,恭敬礼拜。
  马祖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慧朗答道:“南岳!”意思是说,他从湖南南岳石头希迁那里来的。
  马祖不客气地指示说:“你从南岳来,辜负石头的慈悲。你该赶
  快回去,其它地方不适合你!”
  慧朗于是回到石头禅师那里,请示道:“如何是佛?”
  石头答道:“你没有佛性。”
  慧朗满怀疑惑:“蠢动含灵都有佛性,为什么我无佛性?”
  “因你不是蠢动含灵。”
  “难道慧朗不如蠢动含灵?”
  “因你不肯承担!”
  慧朗于言下大悟。
  所谓承担,便是担起自己生命的重负。而人,则往往昧却本心,
  只求随俗安逸,不肯发扬心里的佛光。人要看别人的脸色,别人的脸色看多了,就看不清楚自己的心了,总是把自己身上最与众不同的优点当成缺点,然后慢慢地改掉。

《不得见》
  曹山禅师道:“专使不必忧虑,我有一偈面呈大王,必保无事,偈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顾,郢人何得苦追寻?—’
  曹山禅师受法后,众请住于抚州吉水山,改名为曹山。法席兴盛,学徒不下一千二百人。南平钟陵王闻其道誉,三请而不应,于是大怒,便对专使说:“若请不到曹山大师,就不要来见我。”
  专使不得已,苦苦对曹山禅师请求道:“禅师!您若不赴王旨,弟子一门便见灰粉。”
  曹山禅师道:“专使不必忧虑,我有一偈面呈大王,必保无事,偈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顾,郢人何得苦追寻?”’
  南平钟陵王看偈后,遥望吉水山(曹山)顶礼道:“弟子今生决定不再妄求一见曹山大师。”曹山之意,在于断绝尘世声色,不愿为众生现世谋福。你若能割舍俗缘,便来山中见我。若否,我是断不肯移步就你的。你求我开示,我意已明:割舍就是道。

《禅像什么?》
  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一说,父亲就非常
高兴道:‘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像这小偷一样,能从无办
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关于禅像什么,五祖山的法演禅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是小偷,儿子对他说:“爹!您年纪渐渐大了,找个时间教我偷盗技术吧!免得以后我没办法生活。”父亲不好推辞,便一口答应下来。这晚,父亲就将儿子带到一户富有人家,用万能钥匙打开衣橱的锁,叫儿子进去。儿子进去以后,父亲便把橱子锁了,而且大叫:“有贼!有贼!”转身就走。
  家人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搜查,结果东西并无遗失,也没看到小偷,因此接着睡去。这时,锁在衣橱的小偷很着急,不知道怎样 才能逃出去。灵机一动,他学起了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不一会儿,房内的夫人就叫丫环拿灯来看。丫环刚打开衣橱,小偷就一跃而出,把丫环推倒,把灯吹灭,竟逃走了。  
  富人派人抓贼,一直追到河边。小偷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抛进水里,自己绕道回去。回去时,还听河边有人说道,真可怜,把小偷逼得跳河了。
  小偷到家后,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埋怨父亲不该把他锁在衣橱里。父亲只问他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一说,父亲就非常高兴道:
  “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像这小偷一样,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
  实际上,人间是迷惑的世界,根本就没有办法修行。一年里,就算有一天开悟,剩下的日子依然迷惘。禅,就是在不可修的地方找到修行的路。

   《千古揩模》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里能够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作还给他,让他随终生活。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了千古楷模!
  唐朝百丈禅师立下了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
  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
  渐渐地,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却仍然每日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不忍让年迈的师父做这些粗重的工作,便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可百丈禅师却坚决地说:“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了废人?”
  弟子见阻止不了禅师的决心,只好把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做工。  
  百丈禅师无奈,只好绝食以示抗议。弟子们都很焦急,问他为何不饮不食?
  百丈禅师道:“既然没有工作,哪里能够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好将工具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也就成为了千古楷模!有人说他的做法极端偏执,可这个世上,缺的恰恰是这种极端的服务精神,以及偏执的奉献之心。旁人以为他劳累,他却从中得到了大自在,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自伞自度》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有位信者在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撑伞走过,于是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说完便走了!
  

《了无功德》
  梁武帝礼请禅师。问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梁武帝是历史上护持佛教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时,曾广建寺院佛像,修造桥梁道路,务求福利百姓。当时,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问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再问他为什么,禅师却不答。最终,因为道不相应,拂袖而去。
  最根本的一点,有了求功德之心,行善再大也非功德。惟有发自内心,不图回报,方才算得上功德。
  至于福利百姓之事,惟有引导他人明了自性,才算得上是功德。否则,在人间做再多善事,依然是让人执著于世俗生活。至于修建寺院佛像,可以说得度与否,不取决于寺院的多寡,看的只是一颗心。寺多了,反而有乱法之嫌。

  《一休与五休》
  一休:“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起休掉,统统都没有事了。”
  有人间一休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偏要叫’一休’呢?”
  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
  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
  烦恼也要休,涅檠也要休,二者一齐休。”信徒:“不错,不错,二
  休才好。”
  一休:“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三休怎么好?”
  “你看,老婆天天和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
  拍马屁,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
  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是最快乐,最好了!”
  信徒:“不错,不错,三休真好!”
  一休:“四休才是最好。”
  信徒:“四休怎么好呢?”
  “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才好!”
  信徒认为四休也很好。
  一休:“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起休掉,统统都没有事了。”
  信徒哑口无言。
  到最后就有点近于笑谈了,五脏庙都休掉,还怎么活呀?不过
  说到禅悟,五休就不是不吃不喝了,而是不执著于生命自身带来的种种烦恼。以有生求无生的境界,那便是解脱的终极法门了。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