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女职工最渴望精神帮扶
| | | ——福建基层女职工组织活力调研综述 由福建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和福建师大女性学研究所联合组成的福建省总工会职业女性理论研究中心调查组,近期赴福州、漳州、龙岩、宁德等地深入部分市县、厂矿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增强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活力的调研。
女职工组织覆盖面扩大 调研结果表明,在自身建设方面,各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努力延伸组织触角,并特别注重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工作。从调研的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组织积极围绕规范化建设开展工作,现全省已有1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成为了工会女职工工作示范试点单位。 调查还表明,在构筑维权帮扶的工作平台中,近年来福建省总工会加大了源头参与和维权力度,积极参与并推进了《福建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有望年底出台。此次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主要作用首先是什么?”时,有76.2%的女职工选择“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女职工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帮扶”中,有七成的女职工选择“精神上帮扶”。 此外,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把大力开发女职工人才资源、加强女职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女职工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全省有60%的女职工参与了学习成才行动,37万名女职工已达到自定的学习目标,各地共开办了836所“女职工周末学校”。
制约组织活力的问题与成因 调研结果显示,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福建省工会女职工组织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一些党政领导把女职工工作和经济工作对立起来,认为抓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组建会提高投资门槛,影响投资者积极性,妨碍招商引资;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难以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替女职工鼓与呼。 此外,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组织形同虚设。因非公企业多数尚处于“小、散、低”的水平,工人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而女职工在这个问题中更显得突出。同时,区和乡镇女职工组织力量还不够强,女职工工作者的资源配置贫乏,整体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福建全省非公有制组织逐渐增多,进城务工女职工队伍迅速壮大,不断探索维护进城务工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摆在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要以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把进城务工女职工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努力促使全省80%的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