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石路小学校长雷淑珠
| | |  新石路小学校长雷淑珠 雷淑珠,新石路小学的校长兼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从1977年任教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是认真备课,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所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级部前茅。她执教的公开课多次在市、区获奖,受到领导、教师、学生的好评,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1995年五制改革的大潮把她推上了校长的领导岗位,自担任新石路小学校长以来,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无论是在教师职位、教导主任职位,还是现在的校长职位,都能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并不断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她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学校的领路人,总是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放在首位。作为学校的校长,她深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在领导教师上好课的同时,还亲自上课、代课,时刻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她以自己治学严谨、讲课认真、工作勤奋、待人诚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和老师。她既是教师和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上的益友,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为使自己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她先后多次参加了烟台市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培训、烟台市中小学教师通用基本功培训、烟台市小学骨干教师班培训,并参加了三期小学校长培训班,在继续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果实,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于200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函授,学制三年,学历大专)。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学科的带头人,带领广大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博思、探究,先后有20多名教师在不同的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在优质课评比,课件评比中获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多次受到区教育领导的好评。她本人也受到了上级各级领导的多次奖励:2002年4月,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2000—2001年度先进工作者;2002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课程异步教学实验与研究”优秀实验教师;2002年4月被烟台市人事局授予先进考务工作者;2001年7月被评为芝罘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年1月被评为芝罘区托幼工作先进个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单位。 耀眼的光环并没有使她忘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职责。她不断的深入教育第一线,了解现代教育动态,真正把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为教育工作奉献一切力量。在教育科研成果中,她撰写的《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探索》于2003年在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并刊登在《中国德育》上。2003年9月,论文《学校“人文”教育纪实》获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新成果二等奖,先后共有6篇论文获全国省市级奖:2002年8月论文《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与学生同行》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02年4月论文《“羞怯生”胆小怕事心理的剖析与矫正》在全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03年9月论文《如何在小学教学中重视“问题意识”》获山东省论文评选二等奖;1999年9月,电教论文获省级二等奖(山东省电教馆)99年9月,论文《立足素质教育,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获全省百家论文奖(山东省教育社)99年1月,电教论文获市级一等奖(烟台市电教馆)。 现代的教育是信息的教育,她先后参加了多次优质课评选和课件制作评比:1999年9月获烟台市电化教学优质课一等奖;2002年5月获芝罘区小学数学差异教学课题实验优质课一等奖;1999年8月她制作的课件获山东省课件评选二等奖;2003年自制课件获烟台市课件评选一等奖;2002年7月自制语文课件获芝罘区课件评选一等奖。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她还参与了著书编写活动:1998年8月论文《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被录入《山东教育》编辑部的《面向21世纪实践与探索——中小学素质教育论文集》中;1999年9月参与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小学语文字、词、句、段、篇重难点助读》第十册编写工作;1998年9月撰写的《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被编入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双轨”教学要略》一书中(第233页——第237页,明天出版社)。2003年8月参与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指导与训练》;2002年参加芝罘区课程改革经验交流获得好评。同时,还参加了芝罘区导异步教学实验报告经验交流大会,获会议好评。 在过去的岁月里,雷淑珠同志为新石路小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她正在为把新石路小学建设成具有人文教育特色的区内一流学校,辛勤的工作着。我们相信在她的带领下,新石路小学的明天会更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