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东方古代文化
 考证孔子美与丑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各地祭孔活动先后举行 。与其他纪念活动不同的是,在曲阜孔子研究院举行的孔子铜像揭幕仪式,旨在重新定位孔子的“形象”:孔子其实是个相貌堂堂美男子。这得到海内外儒学学者、专家、美学家、书法家及媒体记者的肯定。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的一幅孔子像,刻画了孔子的这个新形象。这一用黄铜雕塑的新孔子像,对传统孔子像进行了改造,较好地反映了孔子的神态。铜像坐落在孔子研究院内,高2.84米,周围用白色花岗岩作基围(据新华社9月29日报道)。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学 说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他对中国乃至世界仍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 说,孔子是位不折不扣的伟人。他之所以伟大,并不关乎他容貌的美与丑,乃因其学问和思想,虽然孔子在各个朝代受到过不同的对待,但古往今来还从未有人去以孔子的真实容貌来说事。而21世纪的今天,相关专家却对孔子的相貌垂青并考证,岂不令人困惑?难道孔子外形的美与丑如此重要吗?是某些专家比较无聊?还是整个社会已经如此媚俗? 事件:不满旧像之“丑” 专家考证孔子是美男


  据专家介绍,过去人们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仰,说异人自有异相,从而神话孔子。 故后世将孔子画像简括为七露: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等,其丑无比。东汉哲学家王充的一种说法是:为了表现出圣人的 与众不同,有人说大禹的耳朵有三个大窟窿,成汤的胳膊上有两个肘,皋陶的嘴状如马的嘴,孔子就顺理成章地被“安排”成头顶凹 陷。


  “老态龙钟、弯腰驼背、鼻孔、眼球、耳朵等7处‘漏风’,甚至还像土拨鼠一 样露出两颗门牙。”原来存在于大多数人印象中和历史上的孔子形象,令曲阜孔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孔子后裔孔祥林非常不满 。


  “这样的孔子像简直太不雅观了!”孔祥林说,这简直是对先人的侮辱。“后人对 孔子的神化,反而是对他在形象上的丑化。”孔祥林对此深为不平。


  作为研究孔子的专家,更是孔子的第75世传人,孔祥林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先人正名 ,“孔子是中国哲学和智慧的鼻祖之一,如果神化或者有所虚构,不妥。”不能再让这样严重失实的孔子像误导更多的后人。为了复 原祖先的真实面容,于是他忙活了几十年。


  还祖先孔子一个真面貌,孔祥林和许多学者一起做了研究。终于,2004年9月26 日,在孔子诞辰2555年的前两天,一座全新的孔子铜像落户孔子研究院,在院里举行的儒学文化书画展、孔子铜像揭幕仪式和《大哉 孔子》大型画册新闻发布会上,孔子的形象被重新定位,并得到海内外儒学学者、专家、美学家、书法家的肯定。


  “我们的复原有历史根据。”孔祥林说,《史记·孔子世家》里描述孔子和尧、皋 陶长得很像,虽然没有进一步描述他们的长相,但就凭着和古帝名神相似,他的形象应该不错,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


  他说,新的孔子像保留了孔子的老态,“老态的孔子更显稳重、成熟。”但与旧像 不同的是,新像将七漏全部“封漏”,适当使孔子抬头挺胸,但仍略有驼背。


  “孔子周游列国,一路上坐马车,年纪又大了,背驼一点很正常。”孔祥林说,更 重要的是,这次将孔子像塑造成迎风而立状,衣摆随风飘扬,“孔子就应该是迎风而立的,他的思想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始终处于 逆风处。”


  孔祥林说,我们的想法是:再伟大的人,他也是一个凡人,应该拥有一张凡人的脸 孔。
质疑:考证孔子美与丑,无聊还是媚俗?


  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异人有异相,长得其貌不扬。孔子的原有画像是唐代画圣吴 道子所画,据称吴当时是参照《史记》等资料记载孔子的材料而完成的,应当说该画像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不过历代大众并没有因为 他长得丑就不敬重他,相反,他的思想言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一些专家搞出个美男孔子,有何意义?也许这样只能说明现代 人以貌取人和形式主义的浅薄。

●质疑一、孔子是不是美男很重要吗?


  网友蒋晨: 在中国的历史上,孔子作为 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位不折不扣的伟人,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孔子之所 以为伟大,不在于他是否长得帅,根本在于他的学问和思想。然而,相关专家对孔子的相貌研究却让人感到疑惑,难道孔子是美男子 就真的那么重要?


  一直以来,孔子长得不好看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其画像上就有七露:唇露齿,眼露 睛,鼻露孔,耳露窿……而孔子的原有画像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据称吴当时是参照《史记》等资料记载孔子的材料而完成的,应 当说该画像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不过历代大众并没有因为他长得丑就不敬重他,相反,他的思想言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真不知道 专家们要搞出个美男孔子意义何在?


  孔子不是因为相貌堂堂才伟大,把他的形象重新定位成帅哥只会让人觉得无聊。孔 子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用不着煞费苦心去美化他的面孔,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做法本身恰恰折射出现代人以貌取人和 形式主义的浅薄。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他的外表,而在于他是否有内在修养和雄才伟略的气概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国前总统林肯、宋朝名臣包拯等都长得不好看,但都不影响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说实话,这种随意美 化孔子相貌之举难免炒作之嫌。


  总之,孔子即便外表丑陋,也为人敬奉千百年,再来个人造美男,实为画蛇添足。 多研究学问,少研究长相,真希望相关专家能够从孔子的思想中挖掘出有益的东西,让其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真正把儒家文化更好 地发扬光大才是正道。

●质疑二、是哗众取宠还是还原真实?


  网友尹保山:孔子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圣人 ,适逢其诞辰纪念日,各地举办纪念活动并不为过,但推出个多此一举、根本无从考证的孔子形象新定位则显得有点哗众取宠了。



  孔子到底长个啥样,目前尚无确切考证,事实也没有这个必要,本来,神话不过是 “神话”,只是寄予了特定涵义。可以说,在更多意义上,孔子形象不过是一幅画,一幅停留我们记忆中的人物画。不妨回想下历史 教科书和祠堂的画壁:孔子个头不高、略显魁梧、身着长袍、临风轻动、头戴纶巾、长须飘飘,一幅智者长老模样。曲阜孔子研究院 将孔子定位相貌堂堂美男子从一开始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人们心中的孔子事实早已定型,“孔子其实是个相貌堂堂美男子”并没 有给我们带来惊喜。



  孔子长留世人心中,在于其“不耻下问”的治学精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恭态度。孔子作为伟大的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2555年的今天,我们关注的不是孔子 的模样,而应该是他留落后人的精神遗产,为构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质疑三、考证孔子美与丑,是不是太无聊?


  网友朱金中:莫名其妙,颇为无 聊。孔老夫子创建的儒教源远流长,值得人们敬仰,但挖空心思研究孔子究竟是何模样,简直可笑。司马迁写《史记》,他也没见过 孔子,那年头也没什么照相机之类,他只能根据民间传说大致描述个大概。司马迁说孔子长得不错,也有人说孔子相貌丑陋,但谁也 没有太拿老夫子的长相说事,毕竟孔子不是潘安宋玉之流,一辈子拿不出什么惊世才能,正好靠着脸蛋名垂青史。



  孔老夫子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他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开办 了“私学”;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招学生没有门第、等级的限制,真正注意素质教育;他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作 自己的座右铭,而且谦虚学习,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诸如此类,才是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并认真研究的。



  孔子长得美也好,长得丑也罢,跟老夫子的思想有哪门子联系,难道孔子 长得丑的话,就不能受到人们敬仰?就不能有教育家的神态?就不是历史的必然?假如孔子长得“七露”,假如孔子长得身材矮小, 假如孔子长得貌似钟馗,这也丝毫无损于他伟大的形象!孔老夫子又不是走T型台,他的外形就算被重新定位N次,他的思想照样光辉 万代。



  钱钟书把作家和作品比喻成母鸡和鸡蛋的关系,现在有些学者研究儒家 思想,没研究到真正的精髓,反而因为没见到母鸡就开始无聊地忙着给母鸡画像。孔子如果知道自己的研究专家们整日里琢磨的是自 己模样的俊丑,九泉之下,他也会嘲笑这帮人的无聊。

●质疑四、塑像也要“与时俱进”了?


  ★IP:218.72.244的网友:这些所谓的文 人墨客可是吃得太闲?!手中的人民币又在“发烧”了?难道说连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孔圣人的塑像也要“与时俱进”了?!现存雕塑 的孔圣人的塑像,在全世界的华人心目中,有几个人会认为他是“丑”的?孔夫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一种文化,一中精神。千百年来 ,现存雕塑的塑像就是孔夫子光辉形象的化身,也是全世界华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因此,恭请各位“仁兄”高抬你们的“贵手”,不 要去玷污孔圣人在全世界华人心目中之千百年不变的美好形像。省下你们“标新立异”的非念,潜心研读孔学,并使其发扬光大。这 ,才是你们的正道!
相关:2555年,历朝代对孔子的评说

●先秦评孔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诸子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 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对孔子的毁誉不一。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者均推尊孔子。门人中以子贡为代表,他对孔子赞美备至,奉如 天人,把孔子比拟为高天、日月、木铎,凡人是永远不可企及的,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 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然而当时民间一般看法认为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 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 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秦汉评孔


  秦汉时代是儒学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诸子之一,儒家虽号为“ 显学”,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居于统治地位,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


  儒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秦始皇虽焚书坑儒,但秦朝博 士中有许多儒生,祖述孔子,传播儒学,秦尚法术,儒学并未居于统治地位;2、西汉前期,崇尚黄老,博士诸儒具官待问,未见尊显 ;3、汉武帝以后,定儒术于一尊,此后进入儒学统治时期。


  汉代儒学的特点是:1、融摄百家,综合吸取诸子各家之长来充实儒学,使儒学更加 丰富;2、由于定儒术于一尊,孔子的地位愈来愈高;3、神化孔子和经书,使孔子由圣人变为神人,经学变为神学。

●魏晋南北朝评孔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 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 输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 ,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隋唐评孔自南北朝以后,迄于隋唐,佛教盛炽,儒学统治地 位受到严重挑战。

●宋元评孔


  宋元时期对孔子的评价总体上是对孔子推崇备至,进一步把孔子神化,用孔子的神 圣光环和纲常伦理来维护其封建统治。


  宋元时期,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以官僚地主阶级为 支柱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宋元时期的哲学运动以更典型的形式表现了中国中世纪哲学思维的特点及其逻辑发展的曲折。从以前儒 教、佛教、道教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从而产生了宋元时期十分精致的官方哲学:以儒家纲常伦理为核心内 容,以精巧的哲学学说为理论基础,吸取佛老思想营养而建立起来的理学唯心主义。

●明代评孔


  继宋元之后,明代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心学极盛。与之同时,还出现了与之对 立的气学。呈现理学、心学和气学三大思潮鼎立的局面。三者对孔子及其学说亦各自有其阐发和评述。

●清代评孔


  在清朝时代,孔学由盛而衰。论孔者依时代之不同而歧见纷呈,其要者有:1、治统 、道统合一论;2、朱学即孔学论;3、以孔、孟之学批评君主专制;4、“经学即理学”论;5、“六经皆史”论;6、“中体西用”说 ;7、“孔子改制”说;8、以夷变夏论;9、孔子尊君论。

●近代以来评孔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制 约和影响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围绕如何评价孔子及其儒学的争论,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反映了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 经济利益。


  甲午战争后,面临列强瓜分中国的危局,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并发动革命与改良之辩,深化了近代评孔运动 。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当时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激进分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制 度未能建立,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动旧思想、旧道德,批孔力度前所未有。

●毛泽东的科学总结


  五四以后,围绕评孔问题的争论仍一直继续,最后由毛泽东作了科学的总结,提出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 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 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 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并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 者评孔的应持态度和方法。
背景资料:孔子身世与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并被推崇为世界十大 文化名人之一。

●【 家 世 】


  据考证,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 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 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 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 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 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 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 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 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 “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相传 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 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 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 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 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 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 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 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 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 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 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 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 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