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五色海 - 东方文化秘库 - 东方古代文化
 ——《墨子·大取》语译 
逻辑的悖谬

  故、理、类三样东西完全具备了,然后判断足以产生。判断是由“故”(根
据、理由)产生,由“理”(思路、条理)呈现,由“类”(所涉及的事物的界限
和范围)推演的。形成判断如果不明白产生的理由,就是荒谬的。人没有道路就
无处可走,虽有强壮的肢体,如果不明白所走的路,那他将很快地受困。
  有名不一定有实,有实不一定有名。

  ——《墨子·大取》语译

  1.知识
什么是知识?  
墨子认为,知识由七个方面组成,即:闻知:由传授得来的知识。如学生上学获得
的书本知识。
  说知:不受时空阻碍而推论出来的知识。如八月十五月儿圆,因以前每个八月十
五是这样,推知今后也是如此。
  亲知:由亲身经验和观察得来的知识。如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争经验。
  以上三者为知识的来源。
  知名: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
  知实:用来表达某一事物的实质。
  知合:名和实的相互符合。
  知为:把握了事物并立志去实行。
  以上四者为知识的体系及其实践意义。以“知为”作结,说明知识离不开实践,
离不开人们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活动,这是极其宝贵的思想。
  知此七者,便可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2.卜卦先生的荒唐
  墨子往北去齐国,遇到一个卜卦先生。卜卦先生说:
  “天帝今天在北方杀死黑龙,你的脸色这么黑,不能去北方。”
  墨子不听,继续北上,到了淄水,过不了河而返回来。卜卦先生说:
  “我告诉过你,北方不能去。怎么样?”
  墨子反驳道:
  “淄水南面的人不能渡河北上,淄水北面的人不能渡河南下,他们的脸色有黑
的,有白的,为什么都不能顺利渡河呢?”
  卜卦先生无言。
  墨子又说:
  “天帝甲乙日在东方杀青龙,丙丁日在南方杀赤龙,庚辛日在西方杀白龙,壬
癸日在北方杀黑龙,如果听你的话,那就是禁止天下人往来了。”
  人心是不可违的,假借天意而辜负人心,那怎么能行得通呢!

   3.所答非所问
  有人问:“这根树干有多长?”
  回答说:“这棵树长得很长,比那一棵要长得多。”
  有人问:“你知道骡子是什么东西吗?”
  回答说:“知道,骡子比羊要大得多,跑起来没有马快。”
  有人问:“天还会下雨吗?”
  回答说:“天下雨后会出现彩虹,彩虹是天神在河里喝水,此时别出门,别过
河,小心虹舔你的额头。”
  这叫做所答非所问。
  答问者的愚钝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类似答问者式的愚钝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间宫是位著名的教师,成名前曾向一位禅师请求个别指导,后者教他参悟只手
之声。他集中精神专注于只手之声,但他的老师对他说:“你用功不够。你太执著
于饮食财货和只手之声了,不如死了的好,那倒可以解决问题。”
  间宫再度叩见老师,后者再度叫他举示只手之声,他立即倒在地上,犹如死了
一般。
  “你死是死了,”他的老师说:“但毕竟如何是只手之声?”
  “我还没参破。”间宫抬头答道。  
  “死人不说话,”他的老师说道,“出去!”
  间宫未能弄明白老师的用意,表面上在回答,实质上没有摸着边儿。
  有位领导很赏识一位属下,想让这位属下接自己的班,让他好好地干几件事,
树立自己的威信。属下便在领导不在场时,以领导的口吻教训他的同事,生怕旁人
不知道他将是领导的接班人。结果同事们很讨厌他,领导见状,只好打消了培养他
的念头。
  这位属下不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他以行动作出的回答,自然不是领导想看到
的。
  语言上的答非所问源于这个人逻辑上的混乱,头脑不清楚;而思想上的答非所问
则说明这个人不明事理,缺乏悟性。  
  还有种类型的答非所问,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而是故意不正面回答,留下破
绽,引问者上钩。
  国王对聪明人说:
  “听说你很聪明,我未能亲眼见到。我现在坐在宝座上,你若能让我从这宝座上
走下来,我才能相信你的聪明。”
  聪明人想了想,说:
  “我确实想不出办法能让陛下从宝座上走下来,但若陛下站在下面,我却可以让
您走到宝座上去。”
  “真的?”国王说着就走了下来。他想看看聪明人究竟用什么办法能让他走上去。
  “哈哈,陛下不是已经走下来了吗?”聪明人说。
  在这里,回答者的智慧已经超出了提问者,他以巧妙的回答由被动变为主动,将
提问者反推到被问的位置上了。
第六编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十二、战争与和平

  和平安定时期要向百姓说明战争存在的危险,战乱期间要向百姓讲明从杀敌中求
取和平安定。激励我方精兵,谨慎小心不使产生顾虑,守城的兵士一个个敬重打退敌
人的人,鄙视离开战斗岗位、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培养战士高昂的勇气,民心百倍,
多捉拿敌人就多给奖赏,兵士就不会懈怠。

  ——《墨子·杂守》语译

  墨子是一个大爱者,他兼爱人生的主张至今还令我们感动。
  墨子又是一个高明的战略防御家和军事谋略家,他对战争过程的了解,对战术的
熟练运用,都是世所罕见的。
  奇怪吗?
  一点也不奇怪。
  墨子见社会到处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到处是侵略他人的战火,老百姓流离失
所、苦不堪言,于是,他举起了反侵略战争和兼爱非攻两面大旗。

  1.战争与和平
  战争,是实现和平的手段;和平,是战争的目的。
  和平意味着友爱,战争意味着仇恨。
  可见,友爱与仇恨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平时,人们淡忘了友爱的珍贵;战争时,仇恨不再令人激动。
  温暖和煦的阳光下,血亲骨肉之间会相互残杀,平时里的算计、倾轧、勾心斗
角,更是如家常便饭。在两军对垒的阵地前沿,双方商定为一场足球赛而停战一
天,他们似乎忘记了明天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这正是人类的奇妙处。  
  和平,是无硝烟的战争;战争,是色彩丰富的和平。
  和平,是战争的友好使者;战争,是和平的肇事者。
  和平时的战争令人惊心动魄;战争时的和平让人留连忘返。  
  和平时,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总是面带笑容,谈笑风生之间让对方命丧黄泉,这叫
嘴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战争则不同,它的一切争斗都是那么赤裸
裸,那么光明正大,全在血与火的搏杀中见胜负。  
  和平时的友爱到处都是,让人动情,但友爱真不真,则要到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
经受考验。
  经受战争洗礼的友爱是至真至纯的,经受战争考验的人最懂得友爱的价值。
  墨子深懂得战争,故他深懂得友爱。
  悟透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墨子得以发现兼爱人生的道理。

  2.防守要诀
  禽滑厘向墨子询问道:“根据圣人的说法,吉祥的
凤凰鸟没有出现,诸侯背叛国王,天下战争四起,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控制弱国。
我想为小国防守,应该怎么办呢?”  
  墨子说: “防御哪种进攻?”
  禽滑厘说: “当今世上常用的进攻方法是:积土成山,居高临下;用钩梯爬
城;用冲梯攻城;用云梯攻城;填塞城壕;决水淹城;挖隧道;突然袭击;在城墙
上打洞;像蚂蚁一样密集爬城;使用蒙上牛皮的辕韫;使用高耸的轩车。这十二种
攻城方法,请问应如何防守?”
  墨子说:
  “我方应把城墙、壕沟修好,把守城器械备足,粮食、柴草充足,上下相亲,
又能取得四邻诸侯的援助。这是长久备战防守的根本条件。而且,负担防守任务的
人很重要。他虽然善于防守,但是君主不信任他,那么,还是不能够防守。君主所
任命担负防守任务的人,一定是能够防守的人;如果他没有能力而君主任用他,
也是不能防守的。由此看来,担负防守的人,既要善于防守,又要君主尊重和信任
他,这样才能防守得住。”
  墨子在这里总结了小国防守的基本策略。一是要天时、地利、人和。墨子特别
强调上下相亲,四邻相援。此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
能敌。二是要有能干称职的主帅,以号令三军。这就像一盘象棋,车马炮相士卒齐
备,在将帅的统领下,相互
协调配合,其防线就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懂得防守战略,方能抵御别国的侵略,从而最终实现兼爱天下的理想。

  3.平静
  看问题需要相对而言。
  说一个东西颜色白,是相对黑而言的,说它现在白,是相对过去或将来而言
的。现在白,未必过去也一定白,它兴许是从黑转化而来的。
  把问题看绝对了,看死了,便难以认识事物的真相。
  某一社会环境,看起来很平静,无风无浪,但这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暂时现
象,或者是一种假象。相对动荡而言,它是平静,然而新的动荡因素恰恰正是在此
刻孕育出来的。
  平静中隐藏着杀机,阴谋诡计恰以和平的面目出现。
  过分的平静,往往预示着剧烈的动荡即将发生。
  平静,是动荡的午休时间。

二十三、攻伐与诛讨

  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语

  现今天下能共同认为是“义”的,是圣王的法则。天下的诸侯,大多以强力攻
伐兼并,则只是有誉义的虚名,与实际的“义”背道而驰了,譬如瞎子与正常人,
一同能叫出黑白的名称,却不能分辨那个物体,那么难道能叫有分别吗?所以古时
候的聪明人为天下图谋,必须考虑那事是否合乎义,而后才去做它。行义而动,则
号令不疑而速通于天下。
  顺从天意民愿,反对攻伐,是智者之道。

  ——《墨子·非攻(下)》语译

  1.可遇不可求
  古时候,周文王受封于岐周。断长接短,有百里之地,与他的百姓相互爱戴,
共同谋利益。得利就分享,因此近处的人安心受他管理,远处的人向往他的德行。
听说过文王的人,都赶来投奔他。疲弱无力、四肢不便的人,聚在一起盼望他。说:
“使文王的领地延伸到我们这里,我们也得到好处,岂不是也和文王的国民一样了
吗?”因此,天帝鬼神使文王富足,诸侯亲附他,百姓亲近他,贤士归向他。在他活
着的时候,就统一了天下,成为诸侯的君王。
  得大义者,没有天下可得到天下;失大义者,拥有天下可失去天下。
  得大义需终生努力,失大义却只须一瞬间。
  在歌舞升平、花团锦簇之中追求大义,往往追求不到;在艰难困苦、刻苦自励
的过程中,大义却不期而至。
  大义从不欺人。
  君主无道,天理即在绿林强盗之中;成人不慈,孩童也可仗剑走天下;社会纷
乱污浊,荒山野岭的归隐之人兴许最能明察秋毫。
  常言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意志坚如铁,度量宽似海。
  不营营以苟且,不斤斤以计较,不戚戚以害人,以坦荡正直之心,面对纷繁世
界的一切,大义便自在人心。
  无论是人是妖,是阴是阳,是善是恶,是悲是喜,终将九九归一,消失得无影
无踪。
惟有大义永存。
小义易得,大义难求。为何?
大义关涉国家民族利益,非开阔的胸襟、丰富的知识、严正的立场,不能明白社
会发展的大势,不能作出是非善恶的评判。井底之蛙,怎能知晓世界之大呢?
  懂得大义,还需要有仁慈善良之心,对亲戚朋友之外芸芸众生有挚爱关怀的情
怀。一个只热爱自己的人,一个极端的自私自利者,怎能明白天下兴亡的大道理呢?

  2.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杀掉一个人,叫做不义,必定有一层死罪了。假如按照这种解说类推,杀死十
个人,有十倍不义,必然会有十层死罪了;杀死一百个人,有百倍不义,必然会
有百层死罪了。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晓并且非难他,称他为不义。但是现今有人
大规模攻打别国做出不义之事,却不加以制止和反对,反而跟着赞誉他,称之为
义。实在是他们不懂得那是不义啊,所以还要把称赞攻国的话记录下来,留给后世。
  假如他们懂得侵略是不仁义的,又有何脸面把不义
的事记下来传给后代呢?
  有一个人,看到少许黑色就说是黑的,看到很多黑色却说是白的,那么可以说
此人不懂得白和黑的分辨。尝到少许苦味就说是苦的,尝到很多苦味却说是甜的,
那么可以认为此人不懂得甜和苦的分辨。
  现在小范围内做不到的事,就都知晓并非难他;大范围内做进攻别国一类不仁
义的事,却不知其不对,反而跟着瞎起哄,称之为义。这叫做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
别。  
  此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攻伐有罪论
  有一些君王自恃强大,以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攻击无罪的弱国,割刈其
庄稼,砍伐其树木,毁坏其城郭,填塞其沟池,夺杀其牲畜,烧毁其祖庙,刺杀
其群众,覆亡其老弱,迁走其宝器,等等。以强凌弱,使生灵涂炭,受害的不单是
弱小的一方。攻伐的士兵迫于君王的意志,不敢违抗,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
  然而,好战分子辩解说,士兵不力是因为未能笼络住军心,只要民众士卒心服
口服,顺从君王旨意,就能攻战天下,谁敢不投降归附啊!
  这真是战争贩子的谬论。
  古时吴王阖闾教战七年,士卒着甲执着兵器,奔走三百里才停下歇息。他率军
进驻泣林,从冥隘的小路出兵,在柏举大战一场,攻人楚国都城郢,迫使宋国和鲁
国来朝见吴王。及至到了夫差即位,向北攻打齐国,驻屯在汶上,大战于艾陵,把
齐国人打得一败涂地,退保泰山;向东攻打越国,渡过三江五湖,迫使越人退守会
稽。东方各个小部落没有谁不投降归附。得胜后,退兵回朝不犒赏阵亡将士遗孤,
不施舍给众百姓食物,自恃武力,夸大自己的功劳,称扬自己的才志,对训练士卒
也懈怠了。并建筑姑苏台,耗资甚巨,七年还未建成。到了这个地步,吴国人便有
了离异疲敝之心。
  越王勾践看到吴国上下不相融洽,就发愤图强,收集他的士卒起兵复仇,从吴
都北郭攻人,夺取吴王乘坐的大船,围困吴王王宫,吴国于是土崩瓦解。
  从前晋国有六位将军,其中没有谁比智伯更强大的了。他以自己土地的广大,
人口的众多,想要跟诸侯抗衡,以取得“英名”和攻战的“功勋”。他指使他的文
武心腹,比列其战车船只士卒,用以攻打中行氏并占有中行氏城郭。他认为自己谋
略、实力足够,又去攻打范氏并大败之,合并三家于一体。智伯贪心不足,又在晋
阳围攻赵襄子。到了这个地方,激起了公愤。韩、魏二氏商议道:“古时说,唇亡
而齿寒。赵氏若是早晨败亡,我们将在黄昏时走他的老路;赵氏若在黄昏时败
亡,我们则将在翌晨跟上他的命运。古诗也写道:‘鱼在水中不快快跑掉,到了陆
地怎么能逃得及呢?’”
  于是韩、魏、赵三家合谋,同心协力,韩魏两家军队从外面,赵氏军队从城内,
合击智伯,智伯大败。
  此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攻伐之罪,罪在无道、无义。

  4.诛讨有功论
  有攻伐便有诛讨。
  诛讨,是抵制攻伐的最直接的方式。攻伐即邪恶,诛讨即正义。尽管在形式上
相仿,都是诉诸武力,但性质上截然不同。
  攻伐是颠倒黑白,强词夺理;诛讨是伸张正义,还历史本来面目。
  诛讨虽也要付出代价,但换来的是和平,铲除的是战争的根源。
  墨子举例说明诛讨有功。
  古时候三苗大乱,民不聊生。古帝高阳于是给在玄宫的禹下达命令,大禹亲自
握着天帝的瑞玉令符,去征讨有苗。雷电震撼,有一尊神人面鸟身,用手捧着圭玉
侍立,挟箭急射有苗头领。有苗军大乱,一败涂地。大禹战胜三苗后,便划分山川,
分别物类,节制四方,于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商汤驱逐夏桀,亦同此理。桀王无道,导致寒暑杂至紊乱,五谷枯焦死去。汤
于是奉上天之命,率领他的部队诛讨夏桀,夏桀的民众也起而响应,归附商汤。
  到了商纣王,天帝不能享受其德,祭祀鬼神不按时,于是又天下大乱。妖妇夜
间出现,鬼怪夜间悲吟,有女子化为男子,天下了一场肉雨,荆棘生长在国都大
道上,纣王更加骄横放纵了。有只赤鸟口中衔圭,降落在周的岐山社神庙上,说道:
“上天命令周文王,讨伐殷邦。”贤臣泰颠来投奔协助,黄河中浮出图篆,地下
冒出乘黄马。
  周武王即位后,梦见三位神人对他说:“我既已使荒淫的殷纣王沉湎于酒色之
中,你前去攻打他,我必定助你成功。”武王于是决定替天行道,消灭纣王这个疯
子,反商为周。政教通达四方,天下太平。
  依墨子之见,诛讨之功,功在上天、鬼神和民众。上符合上天的旨意,中符合
鬼神的利益,下符合人民的心愿。倘若当代人不拘泥于上天、鬼神之类代指的说
法,那么,就不难明白,为民众的长远利益而战,就是诛讨者最大的功劳。



欢迎世界各地的女性加入五色海!
五色海网站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中国烟台 0535-68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