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海杂志-爱心桥

让爱心扎根校园
(第2期) 栏目:爱心桥 来源:烟台一中
让爱心扎根校园
——烟台一中谈学雷锋

爱心是什么?学校、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对社会应该做些什么贡献?为什么时代发展到现在,还要学雷锋?怎样引导社会学雷锋?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这次“爱心对话活动”的座谈会上,烟台一中的老师和同学谈了出自己的观点。
每年3月5日,在这个曾影响了几代人道德观形成的纪念日里,烟台一中都要举行“学雷锋表彰大会”,其目的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学雷锋活动进行总结,也是学校优良传统的一个延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学校和老师提倡什么,什么是一个中学生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从而为每个学生形成社会认同、他人接受、自己悦纳的优良人格打好基础。烟台一中多年多年的学雷锋实践,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心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烟台一中,师生达成一个共识:爱心就是为别人无私奉献。
2002年4月11日,雷锋班第十八任班长赵宏光来到烟台一中,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的辅导课,把学雷锋活动又推上了一个高潮。时代需要雷锋,雷锋就在身边,每一个人都可以做雷锋。
获得“芝罘区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烟台一中的志愿者为五保户孙宝芝大娘服务20年如一日的事迹在烟台市民中广为流传。20年前,在“全国优秀教师”李崇贤老师的带领下,烟台一中组成了一个长年为孙大娘服务的雷锋小分队,先后有十几位老师和10个支部参与了这支爱心接力棒的传递。全校师生还自发地组织捐款、捐物,慰问生活困难的烈军属,援建“绿树林”,向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这种经常化的奉献与志愿服务,使雷锋精神成为跨越时空的“爱心接力”。
2001年“雷锋纪念日”,由学校团委发起、组建的“校园爱心基金会”正式成立。同学本着“团结爱的力量,给予心的关怀”这一宗旨,争取最大限度地帮助身边生活有困难的同学,让更多的人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学校团委还多次组织团员青年向“希望工程”、灾区以及校内患病学生献爱心,先后捐款十万余元;积极开展“手拉手”助学活动,进行物质扶贫和知识扶贫。与此同时,他们在校内外建立学雷锋基地60多个,广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网遍及福利机构、公共场所、部队、居民区和家庭。像这样的爱心小组,全校46个班级,每班都有几个。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市福利院、SOS儿童村、盲校、医院等地开展学雷锋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孤儿、残疾儿童及得病住院的同学或老师,他们还间月一次到南大街义务擦洗护栏、广告牌和路标,到汽车站、火车站帮助旅客搬运物品、搀扶老人上车、帮忙打扫卫生。在虹口花园、第一海水浴场、居民小区、疗养院、干休所等地都能看到同学们清扫卫生、清除“野广告”和“白色垃圾”的身影。同学们在寒假中自发地组织捐款、捐物,慰问生活困难的烈军属,援建“绿树林”,向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
作为雷锋精神的一个体现,环保活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依法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青少年是未来环境的主人,必须自觉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几年前,同学们自发开展起了“绿色生态,从我做起”系列环保活动,并很好地坚持了下来。现在环保工作已纳入我校“爱心教育”的议事日程,同学们自觉保护环境,抵制环境污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搞好学校、家庭的环境卫生,营造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清洁社会环境的义务劳动;开展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活动;针对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搞好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SARS时刻牵动着全体同学和老师的心。4月30日,寄托着师生爱心的200元以团支部的名义寄向了北京中国青基会。可以说这是来自校园抗击非典的第一份捐款。学校党委要求全体教职工向医务工作者学习,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伸出双手,把爱心献给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仅一天时间就捐款54165元,使烟台一中成为烟台芝罘区教育系统捐款数量最多的一所学校。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2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 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