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海杂志-智慧人生

中、小学生心理探讨
(第3期) 栏目:智慧人生 来源:烟台九中
 作者:周永梅

烟台九中是烟台市素质教育基地,学校把心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每周日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由学校的心理教师授课,使家长获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以及怎样做好家长。2000年6月15日上午,五色海俱乐部邀请烟台九中心理学老师、毕业于东北大学心理系的周文梅就家教方法问题进行讲座,来自各中、小学的家长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家庭教育座谈
烟台九中心理学教师周文梅,向五色海的女性朋友及各位家长,做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分析,帮助家长更好的指导孩子成长。
青春期是孩子在精神上的断乳期,这期间孩子的生理长的像一个大人了,心理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开始趋于成熟,渴望独立。提醒各位家长,这时要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保护孩子的隐私权,对孩子的信件、日记、电话等内容不要“审查”,孩子有权保留自己的秘密。不要认为孩子有不告诉家长的秘密就是要变坏,这只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特征。
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的,不要再用“棍棒政策”来教育了,这只会适得其反,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家长对他的爱和关心,明白当遇上困难时家长是最强大的后盾。在家里要实行民主政策,让孩子有说出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也给孩子反驳的机会,因为通过孩子的反驳可以最快的了解孩子的思想,便于家长对孩子“对症下药”。
让他参与家庭里的大事、小事,培养他的责任心。对孩子采取鼓励式培养,要找出孩子的优点,加以肯定。这样孩子的优点会更扩大化,而缺点也会越来越少。对于孩子的批评最好限制在一分钟内,因为语言有强化的作用,表扬是正强化,但批评是负强化,当批评过多时孩子就被强化成“我不行”“我常犯错”“我笨”,有了这种心理暗示,孩子就不易成功了。这还会造成孩子的直接逆反心理或“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家长要摆平自己和孩子的位置,要把孩子当大人看,做到尊重。这样孩子的身心才会健康的发展,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才能融洽。
周文梅老师:分析了青春期的几大特点及家长存在的问题。

一、 青春期几大特点
1、 反抗性;这时的孩子,以为自己大了,总以自己获得的感受和观点看问题,喜欢独立,对大人的照顾或叮咛持反对意见。个头长了,心理还没成熟。    
2、 闭锁性:这时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独处,默默地把自己关在的小房间里,甚至在门上贴上请勿打扰,不愿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用日记的形式倾诉自己的秘密,大人不要太担忧,沟通是彼此理解的最好方法。

二、 家教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的唠叨,据调查这一类占75%
有的学生说,我最受不了“爸爸的嗓门,妈妈的唠叨”;“唠叨,有事没事就喜欢唠叨,总是唠叨我不如别人。”;“当我知道错时,他们还不停的说我,总说别人比我好”

2、不尊重隐私,干涉孩子的秘密占53%
“随便拆看信件,偷看我的日记及私人物品,以及接我的电话,同学在打完电话后,要问许多的问题。”
“男生给我打电话后,她一定要问个明白,甚至会在我不在家时,打电话问别人那是谁”
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始终不渝地对孩子说“我们相信你”。当发现孩子有事瞒着你们时,不要采取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间谍”手段来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而应该转换一下角色,告诉孩子“你有保守秘密的权利,不过别忘了我们是你最好的朋友”,以朋友的身份与子女融洽相处,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与关爱,愿意打开心灵的闸门,在充分尊重子女人格的基础上,与子女平等的对话和交流,让子女主动敞开心扉,把内心世界的隐私告诉你。

3、家长的专制作风
“说话总是用命令的口吻”,“他们做错事时,不准我提出建议”;“他们错时不能很好认错”;“明明是他们不对,却总有理由”;“说不过我时就使用暴力”;“当我做错时,不给我解释的机会”
“不了解我们,不听我们讲,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从不想我们的内心感受”;“过多地干涉我的自由”;“不让我玩让我做不爱做的事情,我干什么都管。”
注意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与孩子建立公正、民主与平等的新型关系。与孩子说话多用商量的口吻,禁用命令式口语气。注意倾听孩子的谈话。学会与孩子谈心。在谈话过程中不要怕孩子反驳,孩子在反驳中能说出更多的心里话,谈话才会有针对性。“虽然有时太任性,学习不理想,犯错误,不要一贯认为是我们的错,有许多事情你们不了解就乱说,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许多伤害,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沟通,了解最重要。”

家长犯错误时要勇于承认错误,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只会使孩子更尊重你。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增强,对父母过多的限制和指责从内心里反感,甚至表现为行动上的反抗,要给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父母经常开一些家庭会议,很开心,没有压力。当我犯错时,他们不会打我、骂我,他们会讲道理给我听,当然有些不爱听,但事后想想,他们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从而改正自己。

4、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打骂伤害孩子自尊
“打骂我,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打我,揭我的短。”
“我犯错误时,父母生气过度而打我”“在同学面前不给我留面子,当很多人的面批评我。”

对孩子的批评,要讲究艺术,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尤其要避开客人和孩子的同学或朋友。要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等的地位上。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慢慢的帮他理清思路。给他讲讲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而且,注意一定要一次讲清楚,不要没完没了。切忌唠唠叨叨,乱翻旧帐。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应当告诉孩子你对他的行为的看法,应该针对他的错误就事论事,而不应全盘否定他,即家长应把对孩子的行为和人格分开。这对孩子自尊心的建立是非常有益的。任何孩子都有可能做错事情,如果每做错一件事情,就被人评价为“笨蛋”,那么孩子为了不出差错,就会变得处处小心谨慎,缩手缩脚。

5、不能理解子女,过分看重分数、要求过高过严(高中88%,初中52%)
“误会我”“不允许看电视”“对我严格教育,死搬教条”。
“什么也不让我做,关于学习的都支持,不关学习的都不支持”“总拿分数来压我们”“让我放弃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
高考状元的家长都属于温暖理解型的,他们在学习上从不给孩子下硬指标,要孩子考多少分,而是说只要尽力就行了。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发展。当然,有时家长对孩子也给予适当的指导,但这种指导是理性的。

6、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太少(高中57%)
现代人都很忙,忙工作,忙事业,忙应酬,一天到晚日程安排的满满的,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孩子教育是个大问题,你不了解孩子,孩子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家长有直接关系,陪伴孩子其实是在创造温暖的家。
7、家长的品行问题
孩子说“父母往往说到,做不到。平时不管我学习如何,一到考试就说我。”“议论别人的长短,妈妈小气,爸爸脾气不稳定,妈妈批评我时,有时会说出一些脏话,我觉得对我影响不好。有时出去玩麻将,父亲抽烟、喝酒。”
孩子的这些看法很尖锐,怎样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望,值得家长思考。家长的言行举止孩子会效仿,也会影响做人。
关于父母吵架
“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的吵架”。“父母吵的一次大架吓倒了我”。“希望你们不要只议论别人,自己做好就行了,是吧”。
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格外重要。父母对长辈、子女、朋友、同事的尊重和爱的情感特征,奠定了孩子情感生活的基础,会养成他的友爱、助人、开朗的个性;父母对事业执着热爱,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会养成孩子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虽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但却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看不到孩子个性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实际都与他们自身心理、品德等素质上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家长要努力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当好合格的“第一任老师。”

三、 家长的几种心理
1、 过高的期待心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最大心愿,研究证明,超过半数以上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按照大人的意愿发展,应在各方面都比别的孩子强,孩子不成材是家庭的灾难。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期待孩子成材没错,而且,适当的期望不仅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爱,也会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问题是不考虑孩子的基础和智力,忽视孩子的愿望和兴趣,一味要求孩子超过别人,去挤高等教育这座独木桥,是不切合实际的,也容易造成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厌学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如考试焦虑症等,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家庭悲剧。因此,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从心底里克服希望孩子为家长脸上增光的虚荣心。平平静静地对孩子做一个分析,定出一个适合于孩子的优势和潜力发展也为客观所允许的期望值。

2、 过分的担忧心理
城市下岗、失业人数剧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紧张,造成了当前学历越高,就业机会越多,待遇越高的事实,就业的竞争引发了升学的竞争,为了孩子将来的“前途”,家长们只有逼着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多地方在减负之后,针对学校再不准办补习班首先站出来公开反对的就是学生家长,因为家长们担心不办班,孩子的分数上不去,影响孩子的升学与将来。

3、 过度的关爱心理
很多父母以感情代替理智,对孩子管的事情太多,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很周到很细致,而对孩子心里想什么、喜欢干什么却不大关心。过分的关爱,挫伤了孩子的自主性,影响了他们独立意识的发展,也影响了亲子关系,造成父母由于孩子之间隔阂,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4、 过度的补偿心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代中小学生的父母们,童年和学生时代大都是在政治运动中度过的,他们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因此,对于子女的学习机会就特别珍惜,自己原来没有实现的抱负和志愿也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这种心理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与负担。

5、 过强的虚荣心理
现在的家长们,只要碰到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好者,满面春风,骄傲之溢于言表,成绩差者则唉声叹气。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不要唯成绩论英雄,以分数论成败,否则会给本来就很沉重的学生负担又加上一块砝码。

6、 过多的从众心理
一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惟恐自己的孩子落伍,盲目地跟在别人和广告后面瞎转,孩子的负担能不重吗?

四、 做一个理想的家长
在家庭情绪教育中,有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做好这些细节有重要作用:

1、 教育以表扬为主,批评要慎用
表扬和鼓励是阳光雨露,批评和指责是除病驱虫剂。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药剂却只能必要时慎用。要努力把每天的批评减少到最少量,代之以大量的表扬和鼓励。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批评过多,总是职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不是,或者恐吓打骂孩子,在别处生了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做事谨小慎微,胆小孤僻,还会使孩子养成强烈的对立情绪,出现任性倔强、粗暴无理,不跟家长说真话、撒谎等毛病。

2 、不要责备孩子“愚笨”
家庭教育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孩子原来没有那么“笨”和“坏”,被父母打骂多了,否定多了,结果真变成了一个笨蛋或坏蛋。

3、 不要挑剔孩子
爸爸妈妈老是在耳边唠叨,特别是妈妈,她总爱拿我跟别人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我是我,他们是他们,为什么我不可以做成一个真正的自己?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但有些事不是我想做好就能做好的,我很无奈!
“别再说别人好了,每个人都各有所长。”这个道理孩子都懂。
4、不要讽刺孩子
5、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6、不要戳穿孩子的秘密
7、不要否定孩子的未来
8、重视孩子早期的“性”意识
孩子对性问题开始关注时,家长不要回避此类问题,应该给孩子正确的知识,孩子才不会感到神秘,因为越是神秘的东西越使人好奇,越想去尝试。
当发现孩子同异性同学交往时,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很多情况下本来很正常的交往,由于来自同学、老师、家长的舆论作用,结果被迫走到了一起。其实有时两个人真的有了情感的萌动,在互相没有挑明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能在学业和感情之间选择好哪一项更重要,从而很好地控制好感情。“我不会让你们失望,请你们相信,我不会做任何不应该做的事。”
“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希望父母不要什么都说不许不许的。我们会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不需要你们添油加醋。“
9、不要对孩子的相貌、身材做出批评。
10、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对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11、不当众斥责孩子
12、孩子做错事时,给他时间思考
13、父母的教育意见要统一
14、不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15、对孩子的行为不轻易下结论
16、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烟台九中周文梅老师心理热线:6251617

版权所有 山东昆仑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林子网站 昆仑山网站© 鲁ICP备05032342号
联系电话:13853597301 18754159301 建议您将显示器设为1024×768像素